公司首頁 | 收藏本站
歡迎光臨本站!網站已改版可訪問新版首頁 全國服務電話:021-54721680 | 54721661 | 54721621
站內搜索
徽宇
新聞中心
服務熱線
資詢電話
咨詢電話:
021-54721661/54721680
13774334306

貿易通
徽宇電子
電子郵件
sale@huiyutools.cn
徽宇電子
  您所在的位置:  新聞中心→行業新聞→裝備制造業吹響振興號角  

裝備制造業吹響振興號角

2010-10-22    來源:上海徽宇 【字號 大↑ 小↓】 【打印】 【關閉

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明確指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這是規劃中的最大亮點。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裝備自主化不僅關系裝備制造業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我國在發電設備、重型設備等領域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中低檔數控機床、中低檔大型工程機械等也已接近國際水平,但大型石化通用設備、高檔數控機床、高檔大型工程機械等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蔡惟慈說。

規劃提出了一系列推進裝備自主化的具體措施,如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等。

近幾年,雖然我國在推進裝備自主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整體實力還比較弱,尤其在高精尖技術方面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在國內許多大型項目的設備招投標中,國產設備往往因得不到信任而無法中標。

如果國產首臺(套)設備總是得不到信任,那國內設備制造商就得不到實踐的機會,也就無法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為此,此次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

劍指“短板”

提高基礎配套水平

關鍵的基礎零部件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短板”。“本次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明確提出要提高基礎配套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蔡惟慈說。

振興規劃對基礎零部件從之前“發展主機帶動零部件行業發展”轉變為“堅持整機發展與基礎配套水平提升相結合”,基礎零部件首次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振興規劃明確指出,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業內企業認為,做好基礎零部件對推進裝備自主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我國雖然能生產許多大型設備,卻一直未能很好地解決關鍵零部件的問題,一些重要軸承、液壓元器件、高壓容器等長期依賴進口,使企業很大一塊利潤流失。

蔡惟慈建議,在國外零部件進口方面,對國內已經能夠生產的零部件進口取消免稅,對國內暫不能生產但主機有需求的仍進口免稅。研發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對基礎零部件技術研究給予減息貸款等經費支持或優惠政策,或由有關部門出面聯合高校等科研力量,重點突破中高端液壓元器件、軸承、發動機等研制難題;同時,政策引導、扶持,通過資產重組或并購組建數家大型基礎零部件企業集團。

調整結構

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調整’是振興的基礎,也是振興的保證。本次規劃的第三個亮點就是既立足于當前的解困,更著眼于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它要求在促進結構調整中提升整個裝備業的競爭力。”蔡惟慈說。

據介紹,盡管我國裝備業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但產業積累的矛盾在這次經濟危機中也充分暴露,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重復建設問題突出,企業集團大而不強等。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其中重大技術裝備是最能體現一國裝備制造業水準的部分。機械裝備制造業對我國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產業升級、擴大國內需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至關重要。

我國的裝備制造企業總體來說,仍然是大而不強,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技術上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現在的經濟形勢也是裝備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好時機。希望裝備制造業盡快成長起一批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優秀企業。”蔡惟慈說。

上一篇:我國軸承行業已具備較高技術和質量規模生產水平 下一篇: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高端產品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