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成就了中國機床產量名列前茅
金融危機成就了中國機床產量名列前茅的名頭,但是,對于歐洲的機床業來說,金融危機意味著2009年新機床訂貨同比下降了60%,生產同比下降了37%。如何重振往日雄風,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在行動。
近日,記者從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了解到,盡管在經營信心上有了一些積極的表現,加上一些國家對機床的最終用戶(尤其是汽車行業)所使用的刺激行為也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歐洲機床業2010年的生產和用工方面還會有一定的困難。
就像試圖采取短期的急救措施來從根本上解決需求低落和失業率一樣,結果大多是未能如愿以償。想從根本上解決市場需求低迷,必須制定長期的工業戰略。歐洲機床行業支持這樣的觀點,即欲走出當前的危機應由創新和知識引領的新型有可持續發展性的市場經濟來擔當。
而機床工業素來被稱為“工作母機”,是制造所有工業品的源頭。正因如此,歐洲機床業支持在歐洲保持一個強大的工業基地的愿望。
因此,創新將成為歐洲走出當前危機和維持一個強大的工業基地的必然選擇,它不僅僅局限于技術上的升級,而且還要求新的激勵政策來促進工業的轉型。在與我國機床協會的交流中,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介紹了因此推出的一系列措施。
加速技術升級
自2008年底推行了“歐洲恢復計劃”以來,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就一直積極地落實執行。在國企、私企中推行了120億歐元的“未來工廠”計劃,對歐洲機床工業來講,這是一支強心劑。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參與的這個計劃是為了保障歐洲技術能有其立足之地技術平臺,并在今后歐洲投資的項目方面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歐洲機床業界認為,對于研究方面的投資不應局限在制造業的下游企業鏈上,制造技術行業本身同樣也是前沿技術的強力提供者。處于當前領軍地位的歐洲機床業要保住其地位,就要使其機床繼續成為全球客戶迫切要求并即刻可為其付款的標準性產品。他們很清楚,歐洲機床的主要競爭點就是其技術上的領先。
而在技術創新方面,歐洲機床業開始逐步關注中小企業,并努力使中小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這是因為歐洲機床工業的產業結構中,約85%以上的機床制造商是中小型企業,盡管其比例在不同的國家有所差異,但是,中小企業在參與歐洲研究項目時往往容易被忽視。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要求歐盟審核對中小企業的劃定定義(超過250名員工),以便支持促進盡可能多的歐洲機床廠商參加歐洲的研發項目。
另外,該組織認為,采納歐洲單一專利也是必要的,它可通過降低專利申請綜合費來鼓勵機床業界的創新。
促進企業轉型
在技術升級的同時,歐洲工業界發起的自律行為也有助于機床產業的轉型。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最近開始的活動是,開展業內自律創新以滿足生態設計的要求。
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歡迎歐盟推動工業界發起的自律戰略協議,它是一種保障有效,保證方法實用定義的良策,尊重并保護機器的知識產權。通過組合創新形式來達到上述目標(從過程的最開始起),這樣就保證了業界在執行指令和單一市場方面的有力承諾。